皓月千里后面一句-皓月千里是成语吗?
1.岳阳楼记原文
2.2014年北京中考文言文阅读
3.岳阳楼记翻译一句原文一句翻译
4.岳阳楼记 一句原文 一句翻译
5.易烊楼记中描写晴天夜晚景色一组对偶句是哪一句
岳阳楼记原文
《岳阳楼记》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岳阳楼记》译文:
扩展资料:
《岳阳楼记》
作者:范仲淹
作品出处:《范文正公集》
创作年代:北宋
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不仅自己为官清廉,教育子女也极其严格。范仲淹一生历任高官,但范家一直清贫俭约家风纯朴。
范仲淹从政以后,提出并实施了许多兴国利民的革新措施,以施展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后人曾用范仲淹为前贤题写的词句来赞颂他:“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赏析:
《岳阳楼记》全文有三百六十八字,共六段。
文章开头即切入正题,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以“庆历四年春”点明时间起笔,格调庄重雅正;说滕子京为“谪守”,已暗喻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下面仅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
第二段,格调振起,情辞激昂。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设定下文写景范围。以下“衔远山,吞长江”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之大观胜概。一“衔”一“吞”,有气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言水波壮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简练而又生动。
前四句从空间角度,后两句从时间角度,写尽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前人之述备矣”一句承前启后,并回应前文“唐贤今人诗赋”一语。这句话既是谦虚,也暗含转机,经“然则”一转,引出新的意境,由单纯写景,到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从而构出全文的主体。
三、四两段是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像两股不同的情感之流,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第三段写览物而悲者。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这是一个引发议论的词,又表明了虚拟的情调,而这种虚拟又是对无数实境的浓缩、提炼和升华,颇有典型意义。“若夫”以下描写了一种悲凉的情境,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这里用四字短句,层层渲染,渐次铺叙。
第四段写览物而喜者。以“至若”领起,打开了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至若”尽管也是列举性的语气,但从音节上已变得高亢嘹亮,格调上已变得明快有力。下面的描写,虽然仍为四字短句,色调却为之一变,绘出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鱼儿在欢快游荡,连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满活力。
作者以极为简练的笔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读之如在眼前。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段的句式、节奏与上一段大体相仿,却也另有变奏。“而或”一句就进一步扩展了意境,增强了叠加咏叹的意味,把“喜洋洋”的气氛推向高潮,而“登斯楼也”的心境也变成了“宠辱偕忘”的超脱和“把酒临风”的挥洒自如。
第五段是全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古代的仁人,就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这似乎有悖于常理,有些不可思议。作者也就此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结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凉慷慨,一往情深,令人感喟。文章最后标明写作时间,与篇首照应。
本文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岳阳楼记》的著名,是因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和它同时的另一位文学家欧阳修在为他写的碑文中说,他从小就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岳阳楼记》末尾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一生行为的准则。孟子说:“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已成为封建时代许多士大夫的信条。
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贬官在外,“处江湖之远”,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快乐,但他提出正直的士大夫应立身行一的准则,认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勉励自己和朋友,这是难能可贵的。这两句话所体现的精神,那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无疑仍有教育意义。
百度百科-岳阳楼记
百度百科-范仲淹
2014年北京中考文言文阅读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小题1:第③段:创造条件,排除干扰 ;第④段:认识自我,挑战自我。
小题2:战胜困难才能成就梦想小题3:略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是《北京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的阅读理解部分。出题思想:本题考查对分论点的提取,需要紧密依据原文。
从各文段中提取原文即可。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是《北京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的阅读理解部分。
出题思想:考查对全文中心论点的提取考方法:依据全文各段进行概括,不能“断章取义”。根据第一段内容“实现梦想会遇到很多困难,并非轻而易举。
如何克服困难,去实现属于自己的梦想呢?”所以“战胜困难才能成就梦想”最合适、小题3:试题分析:本题是《北京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的阅读理解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
方法:本题时应注意几点:首先,“你认为重要的一点”应从原文各分论点或其某一方面中选取;其次,要有自己对“这一点”的认识和分析,不能照抄原文;再次,要有自己的生活实例,此实例必须和“这一点”相匹配。
2. 历年北京中考语文文言文 文言文题目阅读《桃花源记》(节选),完成第12-14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2)未果,寻病终 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14作者笔下桃花源人生活的美好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甲〕若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9.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①春和景.明景:②四时之景.不同景:③而或.长烟一空或:④把.酒临风把: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微斯人,吾谁与归?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11.下列句中“/”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若夫/*雨霏霏 B.感极而/悲者矣C.其/喜洋洋者矣 D.四时之景/不同12.比较甲乙两个文段,在下面表格的空格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13.乙段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的“乐”与甲段中作者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内涵有什么不同?(2分)。
3. 历年北京中考语文文言文考了什么近五年北京市中考试题——文言文阅读07年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第10-13题。
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①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不迷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①[余]有版本写作"馀"。10.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意思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A.良田 无论 B.绝境 问津C.问讯 间隔 D.交通 妻子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1)便要还家 要: (2)欣然规往 规: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1)才通人 翻译: (2)便扶向路 翻译: 1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出桃花源人与渔人的交谈都涉及了哪些内容。
(3分)答: 四、本题共9分10答案:D 11答案:(1)邀请 (2)计划;打算12.答案:(1)仅容一个人通过。(2)就顺原路回去。
13.答案要点:①桃花源人问渔人从哪里来。②挑花源人向渔人说明自己来到桃花源的原因。
③桃花源人向渔人询问外界的情况。④桃花源人嘱咐渔人不要向别人提起这里的情况。
08年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第10—12题。若夫*①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②,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① [*]有版本写作“霪”。
②[曜]有版本写作“耀”。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1)樯倾揖摧 摧:________(2)浮光跃金 金:________(3)把酒临风 把:________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l)山岳潜形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长烟一空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静影沉璧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登楼者面对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或“感极而悲”,或“其喜洋洋”,这样的情怀分别源自他们怎样的人生经历或思考?(用原文回答)(3分)“感极而悲”源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喜洋洋”源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10.答案:(1)断折 (2)金色 (3)持(执)(共3分。
共3道小题,每小题l 分)11.答案:(l)山岳隐没了形体。(2)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3)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共3分。
共3道小题,每小题1分)12.答案:“感极而悲”源自: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其喜洋洋”源自:宠辱偕忘(共3分。共3句,每句1分,多答l句扣1分,扣完为止)09年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生于忧患,于安乐》,完成第10—12题。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高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于安乐也。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______________(2)人恒过然后能改 过:______________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1)饿其体肤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行拂乱其所为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阅读第②段,说出就“国”而言,“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
(3 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文言文阅读10.答案:(1)起,指被任用(2)犯错误(或:犯过失)11.答案:(1)使他经受饥饿(之苦)。(或: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身体消瘦)(2)使他做事不顺。
(或:所行不顺,使所做的事颠倒错乱。/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
/所行不顺,使他的经历总是不顺畅如意)12.答案:无法家拂士,无敌国外患。10年四、文言文。
4. 建设和谐宜居城市要转变理念,衡量城市好坏的标尺,不是看,而是看小题1:宜居城市各具特色,但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合理的城市规划;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
宜居城市会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让生活更美好。小题2:甲小题3:宜居城市一要有合理的规划,让人们生活更快捷,二要有良好的生活环境。
汽车出行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便利,让人们出行方便快捷。但为了能高效地出行,需要修建不同级别的道路,使交通网覆盖面广,这就需要城市合理的规划。
同时,需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以保证良好的生活环境。综上,要对汽车出行进行合理的规划,才能有助于宜居城市的建设。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是《北京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的阅读理解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说明对象特点的把握。
方法: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说明对象特点的概括。难度并不大。
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是《北京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的阅读理解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句子含义的把握。
方法:仔细阅读上下文,一切都需要从文章中进行具体判断。本段的第一句“宜居城市具有合理的城市规划”就提到规划,所以首先是规划合理,故选甲小题3:试题分析:本题是《北京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的阅读理解部分。
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文章知识的综合运用。方法:读材料连接,分析考查文章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但只要学生能够读懂文章和材料的内容。 汽车,意味着需要良好的交通条件,不同级别的路,规定汽车排放标准等。
5. 北京中考考哪些文言文*** 脆把考试说明给你吧录二 文言文阅读篇目1.《叔向贺贫》 《国语》 2.《曹刿论战》 《左传》3.《生于忧患,于安乐》 《孟子》4.《鱼我所欲也》 《孟子》5.《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 6.《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7.《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8.《陈涉世家》 司马迁9.《出师表》 诸葛亮 10.《桃花源记》 陶渊明11.《三峡》 郦道元12.《与朱元思书》 吴 均 13.《陋室铭》 刘禹锡14.《师说》 韩 愈15.《小石潭记》 柳宗元16.《捕蛇者说》 柳宗元17.《活板》 沈 括18.《醉翁亭记》 欧阳修19.《岳阳楼记》 范仲淹20.《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21.《读 》 王安石22.《送东阳马生序》 宋 濂23.《核舟记》 魏学洢24.《口技》 林嗣环。
6. 历年北京中考语文文言文考了什么近五年北京市中考试题——文言文阅读07年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第10-13题。
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①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不迷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①[余]有版本写作"馀"。10.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意思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A.良田 无论 B.绝境 问津C.问讯 间隔 D.交通 妻子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1)便要还家 要: (2)欣然规往 规: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1)才通人 翻译: (2)便扶向路 翻译: 1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出桃花源人与渔人的交谈都涉及了哪些内容。
(3分)答: 四、本题共9分10答案:D 11答案:(1)邀请 (2)计划;打算12.答案:(1)仅容一个人通过。(2)就顺原路回去。
13.答案要点:①桃花源人问渔人从哪里来。②挑花源人向渔人说明自己来到桃花源的原因。
③桃花源人向渔人询问外界的情况。④桃花源人嘱咐渔人不要向别人提起这里的情况。
08年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第10—12题。若夫*①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②,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① [*]有版本写作“霪”。
②[曜]有版本写作“耀”。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1)樯倾揖摧 摧:________(2)浮光跃金 金:________(3)把酒临风 把:________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l)山岳潜形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长烟一空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静影沉璧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登楼者面对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或“感极而悲”,或“其喜洋洋”,这样的情怀分别源自他们怎样的人生经历或思考?(用原文回答)(3分)“感极而悲”源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喜洋洋”源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10.答案:(1)断折 (2)金色 (3)持(执)(共3分。
共3道小题,每小题l 分)11.答案:(l)山岳隐没了形体。(2)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3)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共3分。
共3道小题,每小题1分)12.答案:“感极而悲”源自: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其喜洋洋”源自:宠辱偕忘(共3分。共3句,每句1分,多答l句扣1分,扣完为止)09年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生于忧患,于安乐》,完成第10—12题。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高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于安乐也。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______________(2)人恒过然后能改 过:______________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1)饿其体肤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行拂乱其所为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阅读第②段,说出就“国”而言,“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
(3 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文言文阅读10.答案:(1)起,指被任用(2)犯错误(或:犯过失)11.答案:(1)使他经受饥饿(之苦)。(或: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身体消瘦)(2)使他做事不顺。
(或:所行不顺,使所做的事颠倒错乱。/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
/所行不顺,使他的经历总是不顺畅如意)12.答案:无法家拂士,无敌国外患。10年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阅读《陈涉世家》(节选),完成第10。
7.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后面题目余幼时即嗜学小题1:游:交往 质:询问
小题2:10、(1)因此人们大多都会把书借给我(2)所以,虽然我愚钝,(但是)最终都会有所收获
小题3:句子: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怠也。感悟:求学的过程中要不辞辛苦,坚持不懈。
句子: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感悟:求学的过程中对老师要毕恭毕敬,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言之有理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是《北京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的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方法: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质”询问之意,而不是“质问”。
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是《北京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的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第一个句子中出现了两个“以”,考查了虚词“以”的两个用法:第一个“以”是“因为”;第二个“以”是“把”。
小题3:试题分析:本题是《北京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的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写出求学经历的句子,然后感悟(或于现在自己的学习条件相比)。
岳阳楼记翻译一句原文一句翻译
岳阳楼记翻译一句原文一句翻译如下:
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翻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他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原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翻译: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原文:若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翻译: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原文: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翻译: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青翠欲滴。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原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翻译: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
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原文: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翻译: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岳阳楼记 一句原文 一句翻译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宋代〕
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原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原文:若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译文: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原文: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文: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原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扩展资料: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至交好友岳州知州滕宗谅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
易烊楼记中描写晴天夜晚景色一组对偶句是哪一句
岳阳楼记中描写晴天夜晚景色一组对偶句是: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