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国学孝篇晨昏定省-晨昏定省的故事
1.杜钦的人物事迹
2.新娘和新郎的称呼以及婚庆的习俗
3.尊敬长辈的成语故事?
4.甘旨是什么
5.晨衙的成语晨衙的成语是什么
杜钦的人物事迹
钦为人深博有谋。自上为太子时,以好色闻,及即位,皇太后诏采良家女。钦因是说大将军凤曰:“礼壹娶九女,所以极阳数,广嗣重祖也;必乡举求窈窕,不问华色,所以助德理内也;娣侄虽缺不复补,所以养寿塞争也。故后妃有贞淑之行,则胤嗣有贤圣之君;制度有威仪之节,则人君有寿考之福。废而不由,则女德不厌;女德不厌,则寿命不究于高年。《书》云:或四三年,言失欲之生害也。男子五十好色未衰;妇人四十容貌改前。以改前之容侍于未衰之年,而不以礼为制,则其原不可救而后徕异态;后徕异态则正后自疑而支庶有间适之心。是以晋献被纳谗之谤,申生蒙无罪之辜。今圣主富于春秋,未有适嗣,方乡术入学,未亲后妃之议。将军辅政,宜因始初之隆,建九女之制,详择有行义之家,求淑女之质,毋必有色声音技能,为万世大法。夫少,戒之在色,《小卞》之作,可为寒心。唯将军常以为忧。”
凤白之太后,太后以为故事无有。钦复重言:“《诗》云:殷监不远,在夏后氏之世。刺戒者至迫近,而省听者常怠忽,可不慎哉!前言九女,略陈其祸福,甚可悼惧,窃恐将军不深留意。后妃之制,夭寿治乱存亡之端也。迹三代之季世,览宗、宣之飨国,察近属之符验,祸败曷常不由女德?是以佩玉晏鸣,《关雎》叹之,知好色之伐性短年,离制度之生无厌,天下将蒙化,陵夷而成俗也。故咏淑女,几以配上,忠孝之笃,仁厚之作也。夫君亲寿尊,国家治安,诚臣子至愿,所当勉之也。《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凡事论有疑未可立行者,求之往古则典刑无,考之来今则吉凶同,卒摇易之则民心惑,若是者诚难施也。今九女之制,合于往古,无害于今,不逆于民心,至易行也,行之至有福也,将军辅政而不蚤定,非天下之所望也。唯将军信臣子之愿,念《关雎》之思,逮委政之隆,及始初清明,为汉家建无穷之基,诚难以忽,不可以遴。”凤不能自立法度,循故事而已。会皇太后女弟司马君力与钦兄子私通,事上闻,钦惭惧,乞骸骨去。
后有日蚀地震之变,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士,合阳侯梁放举钦。钦上对曰:“陛下畏天命,悼变异,延见公卿,举直言之士,将以求天心,迹得失也。臣钦愚戆,经术浅薄,不足以奉大对。臣闻日蚀、地震,阳微阴盛也。臣者,君之阴也;子者,父之阴也;妻者,夫之阴也;夷狄者,中国之阴也。《春秋》日蚀三十六,地震五,或夷狄侵中国,或政权在臣下,或妇乘夫,或臣子背君父,事虽不同,其类一也。臣窃观人事以考变异,则本朝大臣无不自安之人,外戚亲属无乖刺之心,关东诸侯无强大之国,三垂蛮夷无逆理之节;殆为后宫。何以言之?日以戊申蚀。时加未。戊未,土也。土者,中宫之部也。其夜地震未央宫殿中,此必适妾将有争宠相害而为患者,唯陛下深戒之。变感以类相应,人事失于下,变象见于上。能应之以德,则异咎消亡;不能应之以善,则祸败至。高宗遭雊雉之戒,饬己正事,享百年之寿,殷道复兴,要在所以应之。应之非诚不立,非信不行。宋景公小国之诸侯耳,有不忍移祸之诚,出人君之言三,荧惑为之退舍。以陛下圣明,内推至诚,深思天变,何应而不感?何摇而不动?孔子曰:仁远乎哉!唯陛下正后妾,抑女宠,防奢泰,去佚游,躬节俭,亲万事,数御安车,由辇道,亲二宫之饔膳,致晨昏之定省。如此,即尧、舜不足与比隆,咎异何足消灭?如不留听于庶事,不论材而授位,殚天下之财以奉*侈,匮万姓之力以从耳目,近谄谀之人而远公方,信谗贼之臣以诛忠良,贤俊失在岩穴,大臣怨于不以,虽无变异、社稷之忧也。天下至大,万事至众,祖业至重,诚不可以佚豫为,不可以奢泰持也。唯陛下忍无益之欲,以全众庶之命。臣钦愚戆,言不足采。”
其夏,上尽召直言之士诣白虎殿对策,策曰:“天地之道何贵?王者之法何如?《六经》之义何上?人之行何先?取人之术何以?当世之治何务?各以经对。”钦对曰:“臣闻天道贵信,地道贵贞;不信不贞,万物不生。生,天地之所贵也。王者承天地之所生,理而成之,昆虫草木靡不得其所。王者法天地,非仁无以广施,非义无以正身;克己就义,恕以及人,《六经》之所上也。不孝,则事君不忠,莅官不敬,战陈无勇,朋友不信。孔子曰: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孝,人行之所先也。观本行于乡党,考功能于官职,达观其所举,富观其所予,穷观其所不为,乏观其所不取,近观其所为主,远观其所主。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取人之术也。殷因于夏尚质,周因于殷尚文,今汉家承周秦之敝,宜抑文尚质,废奢长俭,表实去伪。孔子曰:恶紫之夺朱,当世治之所务也。臣窃有所忧,言之则拂心逆指,不言则渐日长,为祸不细,然小臣不敢废道而求从,违忠而耦意。臣闻玩色无厌,必生好憎之心;好憎之心生,则爱宠偏于一人;爱宠偏于一人,则继嗣之路不广,而嫉妒之心兴矣。如此,则匹妇之说,不可胜也。唯陛下纯德普施,无欲是从,此则众庶咸说,继嗣日广,而海内长安。万事之是非何足备言!”
钦以前事病,赐帛罢,后为议郎,复以病免。
征诣大将军莫府,国家政谋,凤常与钦虑之。数称达名士王骏、韦安世、王延世等,救解冯野王、王尊、胡常之罪过,及继功臣绝世,填抚四夷,当世善政,多出于钦者。见凤专政泰重,戒之曰:“昔周公身有至圣之德,属有叔父之亲,而成王有独见之明,无信谗之听,然管、蔡流言而周公惧。穰侯,昭王之舅也,权重于秦,威震邻敌,有旦莫偃伏之爱,心不介然有间,然范雎起徒步,由异国,无雅信,开一朝之说,而穰侯就封。及近者武安侯之见退,三事之迹,相去各数百岁,若合符节,甚不可不察。愿将军由周公之谦惧,损穰侯之威,放武安之欲,毋使范雎之徒得间其说。”
顷之,复日蚀,京兆尹王章上封事求见,果言凤专权蔽主之过,宜废勿用,以应天变。天子感悟,召见章与议,欲退凤。凤甚忧惧,钦令凤上疏谢罪,乞骸骨,文指甚哀。太后涕泣为不食。上少而亲倚凤,亦不忍废,复起凤就位。凤心惭,称病笃,欲遂退。钦复说之曰:“将军深悼辅政十年,变异不已,故乞骸骨,归咎于身,刻己自责,至诚动众,愚知莫不感伤。虽然,是无属之臣,执进退之分,絜其去就之节者耳,非主上所以待将军,非将军所以报主上也。昔周公虽老,犹在京师,明不离成周,示不忘王室也。仲山父异姓之臣,无亲于宣,就封于齐,犹叹息永怀,宿夜徘徊,不忍远去,况将军之于主上,主上之与将军哉!夫欲天下治安变异之意,莫有将军,主上照然知之,故攀援不遣,《书》称:公毋困我!唯将军不为四国流言自疑于成王,以固至忠。”凤复起视事。上令尚书劾奏京兆尹章,章诏狱。语在《元后传》。
章既,众庶冤之,以讥朝廷。钦欲救其过,复说凤曰:“京兆尹章所坐事密,吏民见章素好言事,以为不坐官职,疑其以日蚀见对有所言也。假令章内有所犯,虽陷正法,事不暴扬,自京师不晓,况于远方。恐天下不知章实有罪,而以为坐言事也。如是,塞争引之原,损宽明之德。钦愚以为宜因章事举直言极谏,并见郎从官展尽其章,加于往前,以明示四方,使天下咸知主上圣明,不以言罪下也。若此则流言消释,疑惑著明。”凤白行其策。钦之补过将美,皆此类也。钦为人深博有谋,职闲无事,钦所好也。优游不仕,以寿终。钦子及昆弟支属至二千石者且十人。钦兄缓前免太常,以列侯奉朝请,成帝时乃薨,子业嗣。
新娘和新郎的称呼以及婚庆的习俗
新郎新娘的称呼要看你站在什么角度了。
而新郎新娘由来其实也有两个传说的。
婚庆的习俗在 旧时,当地娶媳妇的“红事”,西北源上历时三天,第一天娶人,第二天待客,第三天送客;东南源上历时两天,第一天娶人、待客;第二天送客。讲究繁多,步步有礼,两三天下来,新郎新娘人困马乏,但要硬撑到底,否则,会落人讥笑。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就逐渐改为一天了。在这一天内,主要的礼仪必须进行完毕。
从迎娶工具看,近代已经历了许多变化。20世纪50年代以前,迎娶用花轿,也有用大车、轿车的;60年代多骑马、驴(公),迎娶忌用骡子,因骡子不“坐胎”,俗以为娶来的媳妇不生娃;70年代坐自行车;80年代末就开始乘坐汽车或其他机动车了。
1.发轿:到了完婚吉期这一天,打发花轿去迎亲,就开始“过事了”。清晨及早招呼亲友和办事人吃过早饭,便准备出发迎娶。
室内外卫生打扫干净;大门小门都贴上红纸对联;该贴“喜喜”字的地方贴上“喜喜”李;窗上糊上新白纸,贴上窗花;唢呐开始响动,农家小院顿时显出红红火火,喜气洋洋的气氛。
新郎要去祖茔或父母(已故的)坟上烧纸、祭奠并“告慰”他们,自己已经长大了,要娶妻成家了。接着剃头更衣,身着长袍短褂,新鞋新袜,借顶“礼帽”或买顶新“衬帽子”,插上金箔花,从头到脚里外全新,然后端上喝酒盘子,伴着唢呐,给老、小外家敬酒、磕头恭请其为新郎“披红”,两个肩头各搭一条,胸前背后呈“X ”状,“披红”算是老、小外家的殊荣和权利,他人不能代之。
“娶女”时要提一个“迎衣”包袱,里面除了包有“盖头”等衣物外,还要包上少量的麸子、食盐、大葱等象征物。因为麸与“福”谐音,包麸子象征着“五福临门”;盐与“缘”谐音,包盐象征着“天赐良缘”;葱与“聪”谐音,包葱象征着新娘“聪明贤惠”等。更重要的是“迎衣”包袱里一定要包上《娶状》(有的缝在被子里)。《娶状》用一块红纸书写,内容一般是:
一推嫁娶甚吉祥,并合周堂永不将。
妊娠之妇不相忌,娶送人等永无妨。
马前三煞宜相避,上下轿门向吉方。
路逢井石宜红盖,若遇鸿禧礼相让。
铜钱草豆迎门撒,新人进房大吉昌。
天地氤氲
咸恒庆会
金玉满堂
长命富贵
XX年X月X日
《娶状》的用意是喝令凶煞远避,消除各种妨忌,维护花轿顺利通行。在当地人看来提“迎衣”包袱不是小事,一定要由懂礼数的细心人经管,样样都得包上,不然,去时女方一看缺了东西,不但丢人而且会受到刁难。
花轿门两旁贴上“花枝招展一路香,轿慢轻撩喜满门”或“笙管引来闺中秀,彩轿接过名门娇”等语的红纸对联。轿里放个斗装点麦,以备新娘坐,俗叫“坐斗麦”,表示新娘娶来后丰衣足食;还要放一只大花公鸡,俗叫“押轿鸡”,表示新郎亲迎。花轿临发前,新郎坐上轿,抬上走一段下来,也是表示新郎亲迎的意思。接着唢呐开道,花轿在前,车马相随,排成一串,浩浩荡荡,去娶亲了。
迎娶的当天下午,老公公要为洞房烧炕,同时在炕里烧一块木墩墩,以应“今年烧墩墩,明年抱孙孙”之兆。婆婆或嫂子要亲手将核桃、枣儿、花生等干果压在新郎新娘炕上芦席下四角里,根据谐音,寓意“早生贵子,白头到老”。
花轿在迎娶返回的路上,若与别家花轿相遇,以互换小礼物让道,表示互不干扰,各自平安。遇丧棺,则要改道,或以红绸遮轿,放炮前行,以求避凶。若两亲家相距太近,还要绕道多走,以招摇过市,显示体面和排场。一村同时两家和几家娶亲,花轿竞相早回,意思是谁的媳妇进村早,谁就早生贵子,幸福和睦。
2.迎花:就是迎亲花轿返回后迎接的礼仪。过去,花轿返回大都掌握在太阳压山、时近黄昏之际。古时,把“婚”作“昏”。《白虎通》上说:“婚者,昏时成礼,故曰婚;姻者,妇人因夫,故曰姻。”为什么先民要在黄昏举行婚礼?民俗家对此说法不一。一说是和奴隶制时代出现的抢婚现象有关,既然是抢,就得掩人耳目,趁黑遮丑,暗成其婚,这样就相延成习。又一说是取男(阳)迎女(阴)之意。《仪礼·士昏礼》中云:“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而名焉。必以昏者,阳往而阴来。”可见古时婚娶成礼在昏时,就意味着阳往阴来的意思,若不在此时迎娶,则婚不以时,不吉。
花轿离家门不远,便有“前行”回来报信说,轿将回来了,赶快准备迎花。顿时唢呐声声,鞭炮齐鸣,观者如堵,花轿按“婚书单”上规定的方向落定(下轿方向有的按轿到时辰而定,成规为:寅卯辰宜向西,巳午未宜向北,申酉戍宜向东,亥子丑宜向南),傧相带领新郎绕桥顺转三匝逆转三匝,向轿门作揖后,由“押轿”人从新娘手中接过一朵小红花,转交给新郎,新郎拿回去压在洞房炕上芦席下。新娘由伴娘(俗称“搀媳妇的”)扶下轿,足不染尘,踏在铺在地上的毡上,两块毡转换前行,就是所谓“新人离娘不沾土,来到婆家毡上走”的旧习,新郎新娘并行,至拜天地的花堂前。执客招呼送女的“大客”到邻居饮茶稍息,待后上席款待。
3.拜天地:拜天地时,花堂的设置也有许多讲究,一般在庄子正中墙壁上挂幅帐慢贴上“喜喜”字;桌上摆列香表供品,红烛高照;有的还供奉“天地三界红鸾天禧周公、桃花之神位”的牌位;还要放上斗、秤、尺、擀杖、算盘、镜子。为什么要放这些东西?显然和神话传说及象征吉祥有关。据传,周公(非西周时的周公旦)与桃花原是天宫玉帝身边的两位仙童,因男童儿屡犯戒律,被贬下凡转生为周公。他在凡间每每参透天机,触犯天条。玉帝曾多次派兵遣将,欲将其收服治罪,都被他预知先逃。后来便密派女童儿下界,转生为桃花,与他配为夫妻伺机降服。不料又被他识破,他与桃花恩爱相处,二人反成为美满夫妻。流传下来被民间尊为“天赐良缘”之神。人们常把情场得意称之为“走了桃花运”,也源于此。至于桌上放斗、秤之类,传说很多,如象征“公平合理”、“秤平斗满”、“三媒六证”、“夫妻同心”、“肝胆相照”等等。过去拜天地时傧相还有许多说唱词,如“进堂词”、“拜堂词”、“完婚告文”,文词各异,繁简自便,这里各举其一:
进堂词:
花堂设置多辉煌,五色云彩呈吉祥。
青鸾对舞千秋会,鸾凤和鸣百世昌。
拜堂词:
寻得桃园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桃园仙鱼逐水流,只等渔郎来问津。
一拜天地日月星,二拜东方甲乙木,
三拜南方丙丁火,四拜西方庚辛金,
五拜北方壬癸水,六拜中央戊己土,
七拜三代老祖宗,八拜父、母、伯、叔、婶娘、众兄弟,
九拜师长情意重,十拜亲友一礼行。
完婚告文:
维。
XX年XX月XX日,承命嗣XX谨以牲酒之仪,敬告于本宗X氏历妣之神前日:
天地交泰,保合太元,人间二美,星会桥边。XX,XX夫妇团圆,合卺大吉,齐拜祖先,华堂吉庆,美语喧然,天配良缘,互敬互爱,合好百年。吾祖在上,谅亦欢焉。伏希吾祖,祜启后贤,百世其昌,瓜瓞绵绵。敬告。
后来这些说唱词、告文之类,均已废止。拜天地时,只由傧相唱道: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父母,,夫妻对拜,新郎新娘按此跪拜行礼即可。当地习俗以为拜了天地就成为正式夫妻了。
4.入洞房:洞房者,深邃的内室也。语出陆机《君子有所思行》:“甲第崇高闼,洞房结阿阁”。以后称新婚夫妇的卧室为洞房。
拜完天地人洞房时仍要踩毡而行,新郎在前新娘在后,各拉红布,相互牵引,取“千里姻缘一线牵”之意。进洞房门时,新郎先人,曰“先人为主”。新娘进门时,一人端着升子盛着铜钱、大枣、核桃、麸子、谷草节,从内向外抛撒,谓之“撒帐”。边撒边唱:
一撒麸子二撒料,三撒媳妇下了轿;
一撒金,二撒银,三撒媳妇进了门;
新媳妇,好脚手,走路好像风摆柳;
今年娶,明年发,生个胖娃会叫大(爸爸)。
有的唱道:
一撒麸子二撒料,三撒媳妇下了轿;
四撒金子五撒银,六撒媳妇进了门;
七撒核桃八撒枣,九撒夫妻百年好;
十撒一把满堂红,日月长存家道兴。
这时,娃娃一哄而人,抢拾核桃、大枣和铜钱,拥拥挤挤,热热闹闹。在撒帐的同时,新郎用擀杖揭去新娘的盖头,新娘上炕面向烟囱盘腿而坐,据说是意味着烟火不断的意思。接着娃娃们捅破窗纸(过会儿另糊)向新娘讨核桃、枣儿吃,俗以为吃了新娘的核桃、枣儿牙不疼。
新娘坐定后,新郎就很快点燃“长命灯”。所谓“长命灯”,就是在灯里添清油点燃后放在洞房内高处,通宵不息,只能自灭,不能吹灭,象征“长命富贵”。
新娘的嫁妆抬人洞房时,都还锁着,钥匙由送女的“装钥匙”的娃娃带着,新郎用钱换回方能启开,俗谓“赎钥匙”。新娘向伴娘报出从娘家带来的“岁数钱”的数目,然后,由男家添补,习俗上是添多不添少,添双不添单,男家再困难也得添够应添的数量,俗叫“添岁数钱”。
有的地方在新娘入洞房后,由婆婆用笤帚把在其背上点一下,叫“施家法”;临睡前新娘要为新郎脱袜子,袜筒里别有钱归新娘;第二天清早新郎新娘要起得很早,同到公婆房里问安,问:“炕热着了没有?”,还要为公婆倒尿盆,为公公装烟点火,以示“晨昏定省”。洞房三日内,忌寡妇进入。现在这些体现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早已被人们废除。
5.待客:通知亲友、邻里、家族共同操办,都要力所能及地筹办筵席,款待宾客。礼品有“官情”,即亲友族人合办,一般为牌、匾、嶂、屏等;也有“单情”,个人自带礼物或礼金,前去贺喜,俗称“行(xing )情”或“戴礼”,亦称“行门户”。过去“行情”,,一般“情”仅带16个、24个、48个白面蒸馍,8个算“一碟子”。“行情”带的馍馍叫“礼馍馍”,主人退回2至5个馍馍叫“回盘”。此外,根据亲朋关系亲疏,红事送梳妆物、衣料、贺联等。事主设“礼簿”逐人“上礼”,以备还礼。送礼也有许多忌讳,一般不送镜子,有认为对方难看之嫌。不送钟表,有“送终”之讳。
筵席名堂很多,当地常见的有“八挎五”、“十围子”、“十二楼”、“十三花”、“九碗”、“八碗”、“四柱子”等等,都是根据上桌菜的多少、主次、摆法而得名。近年筵席的形式和内容,正在不断改革和变化,过去的“一盘端”已被一道道名菜所代替,酒菜上若干道,酒足以后,再上吃饭菜,以使饭饱。席上要有鱼有鸡,即常说的“吉庆有余”,才算完满。事先吃汤(恰烙面),后吃席,汤一般由“家门父子”管。俗话说:“客七主八,便宜不过当家。”过事当日早饭先由主家、族人、知客吃开席,对饭菜味道进行评论改进后,再接待来客。过去一席8人,现在一席10人。客人边来边就餐,叫“流水席”或“插腿子席”;客人来了先吃汤(恰烙面),吃过以后等客人基本到齐,再统一“坐席”,叫做“聚口席”。事上对娘家、外家来客要再吃一席,叫“重席”,表示重视和恭敬。过事饭都要请厨师掌勺,在一些出饭菜的关键环节上要给厨师端“花红”(钱、烟、毛巾等),表示尊重他们的辛勤劳动。因家贫办不起筵席,就只好放点清油烧一锅豆腐、洋芋、萝卜汤,四碟凉拌素菜,客人边吃边喝或泡摸,各随己便,这种吃法叫“豆腐操酒”,是最简单的过事饭。当地习俗,都要用筷顶蘸上红颜色,在蒸摸顶上虱个红点,以示吉庆祥瑞。
6.进门:是指新娘入厨拜灶、“试前程”、做“试刀面”等礼仪。这大概来源于“三日人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唐王建《新嫁娘词》)的习俗。
新娘进厨房门时,门楣吊个蒸摸,要求新娘吞一口,象征进门时就有吃的。麻利的新娘并不用嘴去咬,而是伸手一把揪下,进门后丢在水瓮里(待后捞出,烤干后夫妻分食)。接着在灶前磕头拜灶神,磕头起来时在地上拾起一双筷子,插在筷篓里,表示正式成为家中一员。
拜灶毕,便有人在新娘面前扣三个碗,碗内分别扣有盐、钱、肉,让新娘去揭,以此预卜其命运,俗叫“试前程”。如果揭开的是盐,预示有缘,夫妻恩爱;揭开的是钱,预示新娘今生不缺钱花;揭开的是肉,预示新娘是馋嘴懒婆娘。一般头一碗揭开的是盐或钱,那新娘就不再揭了,也满足了她的希望。如果头一碗揭开的是大肉,那新娘还要揭第二碗,以挽回自己的命运。但三碗不能全揭开,最多只能揭两碗。当然,这只是一种图热闹、耍媳妇的形式,哪能试出什么“前程”。
“试前程”之后,新娘就洗手捋袖开始做“试刀面”了。亲邻姑嫂、大人小孩围得水泄不通,前呼后拥,嬉戏捉弄。新娘在和面时,有的故意多加水,使粘得腾不出手来;有的故意多加面,使干得揉不到一块;有的在新娘排面时,在面上撒些盐,使擀不开。一个个指手画脚,出题刁难,评头论足,说说笑笑,其乐无穷。遇上腼腆的姑娘,就会被耍得手足无措;聪明大胆、手脚利索的则能沉着应“战”。一会儿面擀好了,下在锅里盛在碗里,每人一碗,大家品尝一番,夸赞一番,特别是老人们更乐得合不上嘴,说是吃了新媳妇的“试刀面”“增福增寿”。新郎新娘共同盛一碗各吃一半,谓之“吃和气面”。这时好耍的人,这个再给倒点醋,那个再给放点盐,但无论怎样怪味,新郎新娘都得把这碗面共同吃完,既不能剩,又不能倒。也是当地一种“合卺”形式。
7.拜大小:开始先把祖宗“影”挂起来,新郎新娘先拜祖宗,接着向家人、亲朋、邻居长辈磕头。由傧相一人手里端着盘子,按辈分远近、关系亲疏、有先有后地喝礼:“给XXX磕头了”。给谁磕头,谁就要在盘子里给新郎新娘放些钱或礼物。拜大小的头不能白磕,回报有轻有重,量力而行,有的放些零钱,有的则是放鞋、袜、帕、巾、帽、枕头顶子等物。拜大小的钱物,夫妻同数均分,以示辛劳共得。
过去,当地还有拜庄的习俗。为什么要拜庄?看来大概是为了让新娘认人、认门、认辈分。拜庄一般由嫂子陪同,有一小弟捐拜毡。早先,新娘一出家门,挨门过,见了长辈磕个头,见了平辈行一拜。俗语说:“新媳妇过门三天没大小”。有些平辈好钻空子,硬说他是长辈,也要人家磕头。为了热闹,领媳妇的嫂子也帮着村里人一起耍,她一会儿指着刚学走路的小男孩说:“这叫小叔,快磕!”新娘就只得磕了。一会儿又指着那家正在吃奶的小女孩说:“别看她年龄小,辈儿高着哩,叫她小姑。”新娘照样磕,惹得围观的大人小孩哈哈大笑。新媳妇也明知自己吃了亏,上了当,但也毫无办法。受了拜的长辈,常送一些小礼物给新娘,如手帕、香皂和钱币之类。那些同辈们为了耍得更开心,有的给两个红辣子,表示两口永远“拉住”,表示白头到老不分离的意思;有的给一个鸡蛋,希望新娘来年生个“乖蛋蛋”。因而,疼爱媳妇的婆婆们,在新娘出门前,一再叮叶她嫂子要多个心眼,不要使新娘太难堪。
8.谢客:婚事办完,设宴席欢送女方“大客”,致谢老、小外家和在事上帮忙代劳的“执客”。席坐齐以后,新郎新娘在席前磕头恭谢。过去,有些总管或傧相还编一些诙谐有趣、逗人发笑的顺口溜,在谢客席上说唱,惹得宾客哄堂大笑,给喜事增添了亲切、热烈和欢乐的气氛。这里选录几段答谢客人的说唱词。
谢老小外家:
老小外家是己亲,人老几辈心连心。
啥事都要麻烦你,礼当重来情意深。
事上人多没吃好,礼仪不周莫在心。
今天万一留不住,吃饱喝好再起身。
娃娃给你磕头相谢哩!
谢厨子:
事上席场做得好,都夸厨子手艺高。
省肉省菜省调和,事主心里也受活。
两把油手一头汗,烟熏火燎把夜熬。
酸甜麻辣巧搭配,吃了谁也忘不了。
娃娃给你磕头相谢哩!
谢吹手:
吹手嘴上功夫硬,吹得合村都轰动。
曲子多,调儿正,是谁听了都高兴。
不是当面恭维你,南北二塬有名声。
这回事儿顾得好,一杯水酒表心情。
娃娃给你磕头相谢哩!
谢执客:
事主费心摆席场,喜事办得真漂亮.。
大小事儿没麻达,多亏众位来帮忙;
出了力,操了心,闲话都莫放心上。
执客个个好勤快.,都夸总管本事强。
还有那—
拉马的,抬轿的,点火的,响炮的;
接客的,瞭哨的,还有招呼不到的;
梳头的,扶女的,司仪的,知己的;
看客的,上礼的,四面八方贺喜的;
铺席的,掮毡的,还有人堆里胡钻的;
切菜的,揉面的,烧锅破柴砸炭的;
摘葱的,剥蒜的,担水吹驴磨面的;
扫地的,看院的,提水倒茶抹案的;
抱娃的,收蛋的,买烟灌酒上县的;
端盘的,拾馍的,专门招呼看座的;
还有门口闲站的,爬到墙头逛眼的;
没有事情发尴的,出来进去游转的;
新媳妇脸上乱看的,吃得裤带挣断的……
一并行礼相谢,娃娃给你们磕头哩!
娘家“大客”饭罢临行时,还要由一主事人向女儿的婆婆叮咛、道谢、
客套一番,内容一般都是:
女娃腼腆言语少,针线茶饭做不了。
礼数不到你莫恼,好言好语多指教;
不对你就当面说,一定听话错不了。
一看你家啥都好,回去我也放心了。
婆婆也要向客人表白几句心愿:
回去你对亲家说,我把媳妇当女儿;
吃喝穿戴不勒肯,咱家也没多少活。
粗茶淡饭席也薄,你们都没吃喝好。
以后亲戚常来往,过门可莫绕着过。
互相道谢以后,新郎、家人、亲邻为娘家“大客”拉马、推车、提包,唢呐吹奏,热情地欢送他们上路返回。
9.耍房:许多地方叫“闹洞房”。据考证,这一婚俗,早在汉魏时代就已经形成。传说,从前一塾师先生,有个儿子书画文章都好,远近闻名,未婚媳妇也是精通诗文的才女。高先生一则想显扬儿、媳的才华;二则想让女儿跟着哥嫂学些见识,于是就在儿、媳的新婚之夜,请来当地诗书名流,设筵于新房之内,以庆新婚为题,吟诗对句,唱和饮酒。从此邻里争相仿效,后来演变为“闹房”的婚俗。按有些人迷信的说法是古时洞房常有狐狸、鬼魅作祟,闹洞房能驱逐邪祟的阴气,增强人的阳气,因而有“人不闹鬼闹”之说。闹洞房从积极意义讲,有四方面作用:一是表示新郎成家立业,新娘结束少女生活,从此开始新的天地;二是图个吉庆热火,认识亲朋族人,密切亲邻关系;三是过去包办婚姻,男女陌生,互不熟悉,通过闹洞房,增进感情,消除生疏羞涩之感;四是早先农村文化生活单调枯燥,人们借此可以娱乐开心。
当地把“闹洞房”叫“耍房”,是传统婚礼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结婚三五日内,每天夜里都有人来“耍房”。既有平辈的弟、姐、妹、姐丈、妹丈、表兄、表弟、表姊妹;又有祖、孙辈的男男女女。除了“耍房”之外,还有“听房”、“偷房”的习俗。
“耍房”主要是“耍新媳妇”,探试新媳妇的性格脾气、智慧口才和应变能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方法奇特,打趣取乐。当地过去“耍房”常有五种形式:
一是让新媳妇说绕口令。
女口:
棚底下一个盆,盆上头一个棚,棚塌啦,盆打啦,
你看,棚赔盆呀么?还是,盆赔棚呀?
又如:
一个白鼻疙瘩猫,一个鼻白疙瘩猫,
白鼻疙瘩猫咬了鼻白疙瘩猫的腿,
鼻白疙瘩猫咬了白鼻疙瘩猫的嘴。‘
你看,白鼻疙瘩猫赔鼻白疙瘩猫的腿呀么?
还是,鼻白疙瘩猫赔白鼻疙瘩猫的嘴呀?
这些绕口令也确实饶舌拗口,难说清楚,口齿不清的新娘露了白,则
满屋哄堂大笑。
二是让新媳妇猜谜语。
女口: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两颗黑葡萄;
晚上睡觉毛对毛。
(眼睛)
一个女子丑是丑,相公拉住不松手;
口对口,吃舌头,妹妹吃得大张口。
(磕瓜子)
一个物,四寸长,**请它入洞房;
半夜三更流白水,只见短来不见长。
(蜡烛)
肉山对肉缝,白水往进送;
尻子拍嘎吱,往进偎嘎吱。
(婴儿吃奶)
对这些似带“丑”、“酸”味的谜语,新娘听了都是脸红不语,羞羞答答,扭扭捏捏,并不开口去猜。于是“耍房”的人便“勒令”新郎动员新娘猜谜,新娘还是不开口,大家就“嘲笑”新郎“怕”媳妇,嬉闹一番,最后有人挑明了谜底,大家一笑。
三是让新娘说出一些有关爱情的顺口溜:
女口:
南墙一朵花,妹妹要戴它;
自己奔不着,哥哥扶一把。
又如:
荞麦皮,筛子底,小妹睡觉搂着你;
席匠编席席不光,睡在妹妹身子上。
有人把此类顺口溜的题目一出,“耍房”的人都开怀大笑,新娘含羞不语,但心里充满甜蜜,暗暗憧憬日后的美满生活。
四是让新郎新娘作游戏。
要求夫妻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某种动作。诸如:一杯酒,新郎新娘各喝一半,美其名曰“交盅酒”;把一片肉吊起来,让两人同站在一个小凳上用嘴去咬,叫做“猴上树”;在小碟里放些荏籽或芝麻,让两人同时用舌头去舔,称为“狗舔碗”;还有“摊煎饼”、“掏虼蚤”、“双亲嘴”、口对口吃糖等等。这种活动,一般新郎倒挺愿意做,新娘则害臊躲避,执意不为。于是人们便向新郎施加“暴力”,轻则“推掀”,重则用鞋底“敲打”,逼使新郎向新娘恳求,或是新娘“不忍”新郎“受刑”,只好依从。
五是让新娘装烟点火。
抽烟的人去“耍房”都要让新娘装旱烟或递纸烟,并要亲手点着,说是新娘装点的烟抽了牙不疼。为了耍笑,新娘在点烟时,有的人故意将烟锅或烟头颤颤巍巍,摇摇晃晃,使新娘无法点燃,并佯装眼花手抖,以试新娘的灵巧程度和动作捷钝。但是有的新娘也趁抽烟人不注意,有意燎了他的胡子,逗得人们哈哈大笑。“耍房”完了人们散去,已是更深夜半,“一刻值千金”,新郎新娘也要度过他们甜蜜的“花烛之夜”。这时,“听房”和“偷房”就开始了。
“听房”是年轻人凑热闹的耍笑事。新婚夫妇的事情越神秘,有人就越好奇,站在洞房窗外,屏声敛息,悄悄“偷听”,听出了故事来,便到处宣扬、耍笑。过去还有“人不听鬼听”、“人听传喜,鬼听传忧”之说。
一些好戏谑的青年人,趁新郎新娘“梦见周公”时,潜人洞房,里应外,施展‘’绝技”,“盗”去新娘卸下的首饰,脱掉的衣物鞋袜等。待小两口一觉醒来之后,才发现遭了“浩劫”,但又束手无策。天亮了,婶娘、姑嫂 “侦察破案”,落实了“所失”东西,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双方达成“协议”,才将原物归还。有的竟成了多年的笑料和乐道的趣事。
当地习俗以为“耍房”的人多,是人缘好的反映,越闹越喜,越耍越吉。所以,尽管有些人行动莽撞、语言粗俗,新郎新娘都得笑脸相迎,不能流露出厌烦和不满情绪,否则就是“失礼”。
从古到今,“耍房”都是热闹有趣的事,但必须要有礼有节。古人早就告诫人们“耍房”要讲文明、讲道德,绝不可粗俗不堪。汉代著名学者仲长统在《昌言》一书中说过:“今嫁娶元会,捶令以督之戏谑,酒礼以趋之情欲,宣*佚于广众之中,显阴私于亲族之间,污风诡俗,长*长奸,莫此之甚,不可不断者也。”晋代著名学者葛洪也在《抱朴子·疾谬篇》中说:“世俗有戏妇之法,于稠众之中,亲属之前,问以丑言,责以漫对,其为鄙渎不可忍论,不知限制,致使有伤于流血折肢体者,可叹也。”这两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说,在“耍房”时有人不知节制,故意在众人之前说脏话,乱开玩笑,借酒发疯,暴露新人的隐私,千方百计让新人难堪,甚至动手动脚,造成伤害,这种过头的作法,绝不可取。
现在“耍房”的习俗依然盛行,但在语言、行为、耍法上比过去文明多了,增加了文化内涵,特别是“偷房”已被彻底废止,这都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尊敬长辈的成语故事?
A. 在行为举止上尊敬长辈的古代名人故事
程门立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
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回。
成语出自《宋答史·杨时传》:
“至是,游酢、杨时见程颐于洛(今洛阳),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游酢(音zuò)与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B. 古代孝敬父母的成语故事
卧冰求鲤
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黄香温席
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是江夏(今湖北境内)人。年纪刚刚九岁,就知道孝顺长辈的道理。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搭蚊帐,扇扇子,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虫扇开,让父母睡得更好;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让父母睡得更好。于是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戏彩娱亲
周老莱子,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着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老莱子,(东周)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假装摔倒,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鹿乳奉亲
周郯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猎者见而欲射之。郯子具以情告,以免。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猎人看到了他以为是麋鹿,想射杀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免除了 被误杀的危险。
百里负米
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啮指痛心
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而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啮指以悟汝尔。”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卖身葬父
汉董永,家贫。父,卖身贷钱而葬。及去偿工,途遇一妇,求为永妻。俱至主家,令织缣[音jian]三百匹,乃回。一月完成,归至槐阴会所,遂辞永而去。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亲尝汤药
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仁孝闻天下。
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
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补充说明: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乳姑不怠
唐崔山南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祖母唐夫人,每日栉洗,升堂乳其姑,姑不粒食,数年而康。一日病,长幼咸集,乃宣言曰:“无以报新妇恩,愿子孙妇如新妇孝敬足矣。”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恣蚊饱血
晋吴猛,年八岁,事亲至孝。家贫,榻无帷帐,每夏夜,蚊多攒肤。恣渠膏血之饱,虽多,不驱之,恐去己而噬其亲也。爱亲之心至矣。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哭竹生笋
晋孟宗,少丧父。母老,病笃,冬日思笋煮羹食。宗无计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作羹奉母。食毕,病愈。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扇枕温衾
后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惟切,乡人称其孝。躬执勤苦,事父尽孝。夏天暑热,扇凉其枕簟;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太守刘护表而异之。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香”。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C. 孝敬老人的成语
孝敬老人的成语有慈乌反哺,菽水承欢,彩衣娱亲,晨昏定省 ,寸草春晖。
一、慈乌反哺
1、意思是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2、读音:cí wū fǎn bǔ
3、引证
元 无名氏《薛苞认母》第二折:“常言道马有垂缰,犬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乌反哺。”
译文是经常谈论马有垂缰,狗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祥的乌鸦反哺。
4、例子
阿英《花鸟争奇》:“慈乌反哺,有母子爱。”
译文是慈祥的乌鸦反哺,有母子之间的爱。
5、用法:作宾语,定语
二、菽水承欢
1、意思是侍奉父母使其欢喜,指奉养父母,使父母欢乐。
2、读音:shū shuǐ chéng huān
3、引证
明 高明 《琵琶记·高堂称寿》:“入则孝,出则弟,怎离白发之双亲?到不如尽菽水之欢,甘齏盐之分。”
译文是入则孝,出则弟,如何远离白发的父母?到不如把豆子水之欢,甜化盐之分。
4、例子
菽水承欢,贫士养亲之乐,义方立教,贤父爱子之心。
5、近义词有菽水之欢,读音shū shuǐ zhī huān ,意思是奉养父母,使父母欢乐。
三、彩衣娱亲
1、意思是指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莱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2、读音:cǎi yī yú qīn
3、引证
汉 刘向《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蹄,或美鸟鸟于亲侧。”
译文是老莱子孝顺奉养双亲,快七十岁,婴儿娱乐,穿着五色彩衣,曾经取浆上堂,跌仆,于是躺在地为小孩蹄,有的美鸟鸟在父母身边。
4、例子
你笑了,太好了,那小弟我彩衣娱亲的任务已经完成,就先告辞啦。
5、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
四、晨昏定省
1、意思是晚间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旧时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
2、读音:chén hūn dìng xǐng
3、引证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六回:“不但将亲戚朋友一概杜绝了,而且连家庭中晨昏定省,一发都随他的便了。”
译文是不只是将亲戚朋友一概拒绝了,而且连家庭中早晚问安,一个头发都跟其他的就行了。
4、例子
虽不能晨昏定省,但一定要常陪父母说说话聊聊天。
5、用法:主谓式、作谓语
五、寸草春晖
1、意思是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沉重,难以报答。
2、读音:cùn cǎo chūn huī
3、引证
唐·孟郊《游子吟》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是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正像小草难以报答春天的阳光一样,儿子怎能报答母亲那深重的恩情呢。
4、例子
老师今天出了寸草春晖的作文题,就是在提醒大家要永远记得父母之恩。
5、用法:复句式、作主语、谓语
D. 中华孝敬长辈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二十四孝.记载了二十四个中国传统至孝的故事
E. 孝敬老人的成语故事
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卧冰求鲤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黄香温席
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备睡觉去了,这时,大家才发现小黄香一直没有在这里。
“香儿,香儿。”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
“爸爸,我在这儿呢。”说着,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满头的汗,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么呢,怪热的天气,”爸爸心疼地说。
“屋里太热,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劲一扇,蚊虫就跑了,屋子也显得凉快些,您好睡觉。”黄香说。爸爸紧紧地搂住黄香,“我的好孩子,可你自己却出了一身汗呀!”
以后,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了,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
F. 古人孝敬长辈的故事有哪些四字成语
1、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朝第5位皇帝,汉高祖刘邦四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
刘恒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
G. 有空尊重老人的成语故事
程门立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
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版敬。
成语出权自《宋史·杨时传》:
“至是,游酢、杨时见程颐于洛(今洛阳),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游酢(音zuò)与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H. 孝敬父母的成语故事
//jiaoyou/discuss_1174064795544725910_1
打开上述网址你就可看到孝敬父母的成语故事了。
孝敬父母方面的常用成语
爱老慈幼 祝哽祝噎 陟岵陟屺 骨肉至亲 骨肉相连
恩重如山 晨昏定省 寸草春晖 冬温夏清 恩逾慈母
返哺之恩 甘馨之费 顾复之恩 藉草枕块 敬恭桑材
敬老尊贤 劳而不怨 南山之寿 寝苫枕块 升堂拜母
寿比南山 寿山福海 菽水承欢 送往事居 先意承旨
显亲杨名 孝子贤孙 仰事俯畜 养生送 义不背亲
白云亲舍 必恭必敬 赤子之心 椿萱并茂 承欢膝下
I. 古代孝敬父母的经典成语故事
古代孝敬父母的经典成语故事有: 涌泉跃鲤、乳姑不怠、哭竹生笋、弃官寻母、尝粪忧心 。
一、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
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四、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去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五、尝粪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几天后父亲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甘旨是什么
问题一:甘旨之费是什么? 简单的说,就是生活费。
费,费用;甘,甜的。旨,美的。甘旨,代指甜美的食物,又特指养亲的食物。
故,甘旨之费,有给父母的养老费、生活费的意思。
例子:古代小说中会用,比如隋唐演义中讲,“碎银三十两,寄秦母(畅琼的母亲)为甘旨之费。”
问题二:甘旨无缺是什么意思 晨昏定省,甘旨无缺
早晚对父母问安、服侍,使父母不缺少甘美的食物。
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孝心。
问题三:晨昏定省,甘旨无缺是什么意思 早晚对父母问安、服侍,使父母不缺少甘美的食物。
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孝心。
问题四:甘旨日以疏的疏字什么意思? “疏”即疏远,全局意思是“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
问题五:我食可自营,勿用念甘旨.我穿听露肘,履破从见指.出门虽被嘲,归舍却睡美.求这几诗词的解释 我可以解决自己的衣食,不用感念谁人的恩惠,我的穿着破旧能够看见臂肘,鞋履破烂可以看见脚趾。虽然出门常被嘲笑,但是回家却能睡个安稳的好觉。
问题六:晨昏定省是什么意思 晚间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旧时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
《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酰昏定而晨省。”
注意: 冬温而夏“酢倍磷qìng,一读jìng,不是“清”,偏旁是两点水。
问题七:膝下承欢,奉侍甘旨,母贤子孝,名扬梓里是什么意思 三国孝子孟宗的故事 孟宗哭竹冬生笋,是流传中华大地一千多年来的动人故事,已成为富有悠久传统的中华孝文化的精髓。人们都知道,孟宗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司空,是主管工程的大臣,但很多人却不知道,他是我们孝感人,是在双峰山脚下长大的一代英杰...3517
问题八:甘戈念什么 甘 gān
甜,味道好:甘甜。甘苦。甘冽。甘落。甘之如饴。同甘共苦。甘旨(美味的食物)。
美好穿甘雨(适时而有益于农事的雨)。甘霖。
自愿,乐意:甘愿。甘拜下风。
姓。
苦
戈 gē
古代的一种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干(gn )戈。倒(do )戈。枕戈待旦。
姓。
供你参考,祝你开心。
问题九:厥夫善贾 文绣虽]充 厥子善养 甘旨虽丰是什么意思? 10分 她的丈夫善于做生意,所以穿的就很华丽;她的儿子善于养殖,所以吃的就很滋润
晨衙的成语晨衙的成语是什么
晨衙的成语有:晨兴夜寐,晨昏定省,衙官屈宋。
晨衙的成语有:月夕花晨,晨钟暮鼓,晨风零雨。2:拼音是、chényá。3:注音是、ㄔㄣ_一ㄚ_。4:结构是、晨(上下结构)衙(左中右结构)。
晨衙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早衙。谓清晨于衙署参见长官或治事。
二、引证解释
⒈早衙。谓清晨于衙署参见长官或治事。引《新唐书·崔从传》:“宝历初,为东都留守。故事,留司官入宫城门列晨衙见留守。吏诞傲,久废,至是_行。”明谢肇_《五杂俎·事部四》:“一日晨衙,_寮谈诗,广起於坐曰:‘郑广_人,有拙诗白之诸公。’”
三、网络解释
晨衙出处《新唐书·崔从传》:“宝历初,为东都留守。故事,留司官入宫城门列晨衙见留守。吏诞傲,久废,至是复行。”明谢肇_《五杂俎·事部四》:“一日晨衙,_寮谈诗,广起於坐曰:‘郑广_人,有拙诗白之诸公。’”解释早衙。谓清晨于衙署参见长官或治事
关于晨衙的诗词
《卖花声·懒去报晨衙》
关于晨衙的诗句
卧放晨衙早闭关游蜂声沓晨衙退懒去报晨衙
关于晨衙的词语
蚁阵蜂衙晨昏定省昏定晨省群蚁排衙晨兴夜寐晨兢夕厉晨风零雨衙官屈宋失晨之鸡晨光熹微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晨衙的详细信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